摘自微信公众号《东瀛洞察》
作者 于 岫华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
Nelson Mandela
如果你用对方能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其内容能传至他的脑际。如果你用对方的母语,那将直达他的心里。
纳尔逊·曼德拉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读到前南非大总统曼德拉的这句名言,即被其深奥与通达所感动。近年由于从事日本公立中小学外国籍学生的日语教育,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记得几年前指导一名菲律宾籍小学5年级的女孩如何学习日语。我了解到一年前她从马尼拉来到日本,母语为英语而非塔加洛语。每次上我的课,她都显得格外地兴奋。时间不长,似乎赢得了她的信任。有一天,在谈及她的故乡时,沙滩、海岸线和碧海蓝天,让她自然流露出可爱的笑脸,可随后气氛突变,她眼含眼泪,诉说起她死去的父亲和她心酸的过去,以及被人欺负时,想自杀的念头。随后她揩去面颊上的泪珠,似乎有些后悔,说是平生第一次将自己的心声说给了另外一个人,马上要求我保证这是她的秘密,不得泄露给学校的任何人。说心里话,我也是被眼前这个女孩的叙述所打动!我当即承诺,今天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只要你打消哪怕偶然产生自杀的一点点想法,我保证不会说给学校的任何人。她又一次地一边擦拭眼泪,一边答应了我。这时我觉得自己似乎眼睛也湿润了。就在那一刹那,我想起了曼德拉的那句名言。的的确确,上面的对白,完全是在她的母语英语中进行的。也许正是母语,触及到了她的心灵,让她打开了心扉,难怪她坚称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School counselor)听不懂她说的话。如今不知这个中途因搬家而转学的菲律宾女孩现在命运如何?但愿她长大后能实现她周游世界的梦想吧。
另外一位接受日语学习指导的是名古屋市立中学初中2年级中国籍女孩。她的内心世界让笔者刻骨难忘!记得她学校的教务主任将其带到笔者面前,要求她礼貌地打招呼。可这个女孩似乎不敢正视我一样,几乎勉强听到她微弱的问候“こんにちは“。我紧随其后应声礼貌地说了一声”こんにちは“,并迅速地用汉语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这次她只是微微地抬头,似乎努力地用已经僵硬的表情表示她在听着。这一瞬间,我已经意识到她应该是多少患有一些心理疾患。随后的安排似乎佐证了我的判断。学校的安排首先是完成一项心理健康测试WebQU。她请求我让学校教务主任离开,这样她会安心一些。按着她的意图,空旷的会客室里仅留下了我们俩个人,显得格外的寂静。为了打破沉默,我首先用中文介绍说我来自中国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接着问,“你的老家是中国的哪里?”她答到,“陕西西安”。随后我示意首先让我帮助她完成这节课一定要完成的任务WebQU,然后我们再进行更详细的交流。她同意了。随后在她回答WebQU的途中,我已经见证了她忧郁的心理状态。我问她,“在这所学校你有没有朋友?你渴望拥有朋友吗?”“不,不需要!我需要的是一个独特的个性!”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我。我引导她继续讲,并要求她尽量说明为什么。于是,她打开了话匣子,“我对文字和绘画很有自信,美术老师经常表扬我。我认为自己很有想象力。”我鼓励她这很了不起!于是她的声音似乎大了一点点,“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作家和画家,性格都很孤僻、独特。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对我没有帮助!我知道我有一些心理疾病,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愿意这样…” 我诧异的表情似乎也让这个小女孩察觉到了!我尽量平和地说 “在秦岭大地,我也知道出了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等一些优秀的作家。我虽然不了解他们的个性,但我知道他们都能很好地驾驭语言。我今天来的目的是指导你如何更有效地学好日语。而学好外语的最快捷的方式是与人交流……” 她马上打断了我,“我读了一些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著作,他们都是孤独的智者,对生命、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深的见地。” 我也果断地打断了她,“我认为你接触这些作品是可以的,但是你现在的阅历无法理解智者的孤独。在我看来,你只是模仿,反倒让自己坠于烦恼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尼采哲学的核心是超人哲学,要人们突破现有的束缚,创造新的人类。尼采崇尚悲剧艺术,他认为通过悲剧艺术会开掘生命本能中所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通过悲剧艺术去唤醒生命艺术,使两者合为一体,进而提升生命,实现生命最自由自在的活动。叔本华哲学核心是意志,要人们通过禁欲来抵抗意志。俩人都很伟大!但是你这样的年龄接触这样的哲学内容,你还缺乏批判性的心理准备,会让你变得更为悲观,孤独!” 她接过话说,“老师,第一次有人跟我探讨哲学,我会思考你说的话。” 随后,她一点点又告诉我她是日本出生,上完幼儿园就回中国了,小学5年级时又重返日本至今……我想是语言形成时期语言的混乱,加上她独特的想法,让她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似乎成了尼采的影子……再后来的日语指导中,她变化很大,似乎信服了我说的“你没有时间上的回旋余地,要尽可能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通过与人交流,学习、巩固日语。” 用她自己的话说叫“重新构建与同学的纽带。” 期望着有一天能听到她会自信地说,“我同样可以很好地驾驭日语……”
读者也许会有疑问,难道来日本的外国孩子在教育上很多都有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笔者直接指导过来自中国、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美国、德国、菲律宾、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学生。由于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形形色色,自身状况也各自不同,在孩子教育上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母语和日语教育,也即双语教育上都有的共同的问题倾向——在获得日语能力的过程中,母语渐渐丧失或几近丧失,而且这种表象的日语能力常常会表现出日语理解能力达不到同龄人的状态。原因在于,日本现行的公立中小学教育,就是一种同化教育。学校配备日语指导教师或使用外部教育资源,无非是让孩子尽快学会日语,适应日本的学习和生活。这样的初衷应该肯定,但缺乏长远的指导方略而一味地追求效率,常常会导致上述理解力的问题。应该说,也会有一些幸运的孩子,他们会因幸运地遇到懂得他们母语的日语老师的指导,同时又能获得来自家庭的母语教育配合。这样的孩子日语会踏实地进步,成为双语人才也是指日可待。比如,笔者曾指导过一名中国籍小学2年级女生的日语学习,孩子是零基础,刚到日本,指导时间为一周两次,持续一年。她母亲非常信任笔者,每天都按我建议的那样用中文画册给她讲中文故事,同时按国内进度教授她语文教科书内容,并适当地让她用中文写日记或感想文。现在她已经五年级了,已经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非常优秀。有时她的成长会让我想起张丽玲女士拍摄的纪录片《小留学生》中主人公张素的故事。另外一位是初到日本约半年,几乎从零开始学习的尼泊尔籍初中3年级男生。第一次上课时,他的父亲特意前来问候笔者。他父亲是一位印度餐馆打工的慈祥的父亲,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位父亲介绍了一下自己孩子的状况,说是孩子是尼泊尔出身,在印度念的中学,初二后半期就来日本了,几乎没有学习过日语。随后他听了大约10分钟的课,就放心地离开了。对于这位非汉语圈国家的初三学生,明年就要与日本学生同样竞争去考高中,何等不平,何等残酷?于是,笔者根据其需求直接开始讲授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即便不知道汉字词汇的读音,甚至是意思。根据5W1H的问题,能过梳理清楚人名、地名或组织名称等固有名词,而现阶段不要费神去训练汉字的读法,甚至是意图记住汉字。同时每天都要自己安排固定的时间练习老师推荐的阅读听解资料,形成习惯。刚开始,他有些不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他一直忠实地按老师的方法训练自己,加上课堂上兴奋的状态,读解的速度和对率渐渐地提高上来。最后,这位尼泊尔籍学生在每隔一周上两节课的一年时间里,似乎与汉字圈国家的孩子差不多,几乎在规定的时间里高对率地完成大段的阅读理解问题。准确地说,英语并非笔者的母语,甚至有时说话时会有想不起来适当词汇的时候,那一瞬间尼泊尔籍学生会给出友善的提示。也许正是由于英语的有效沟通,才让他在一年内高效地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面试的自信心,最后顺利地升入他心仪的高中。同时我也真心感谢他,是他让我再一次认证了“天道酬勤”和母语的力量。
2018年需要日语指导的在日外国人子女的分布日本自上个世纪90年代对日裔巴西人开放就业签证为契机,入管局对外国人逐渐放宽了入境许可。比以前来了更多的留学生和务工人员。伴随着其家属的来日,外国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浮现出来。其中以爱知县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和以神奈川县为核心的关东地区,由于产业的发达,吸引了很多务工人员和留学生就业,其公立中小学在籍的外国人子女人数也就自然高于其它地区。尤其是笔者所在的爱知县公立中小学在籍的外国人子女人数在整个日本一直居于首位,尤其是名古屋市和丰田市。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名古屋市公立中小学外国籍子女的双语教育问题就是整个日本外国籍子女双语教育问题的缩影。
高居日本首位的爱知县需要日语指导的在日外国人子女人数
关于日本公立中小学的外国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文部省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即外国人子女在日本没有上学的义务(日本宪法规定公民的三大义务:接受教育、勤勉劳动、纳税义务),如果来日的外国人向当地公立学校提出上学申请,那么日本政府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与日本人孩子一样无偿接纳外国人子女入学,并无偿提供教科书和必要的上学援助,确保外国人之女和日本人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
近年,日本政府意识到日本在IT产业落后于全球先进国家,于是,2019年(令和元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GIGA (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学校构想,公立中小学、高中每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力图利用ICT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员和学生的能力。文部科学省又在2019年6月25日提出了要实现“一个都不能少地提供公平而最适合个人学习方法的教学内容(「誰一人取り残すことのない、公正に個別最適化された学び」)”。与美国2002年提出的公立教育政策“一个都不能拉下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名义上非常相似。但世人皆知,美国是移民国家,而日本则不是,所以尽管日本政府给外国人子女无偿提供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也在尝试如何让这些外国人子女尽快适应日本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但总体上讲,应该说日本公立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同化教育。因为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外国籍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当地生活的同时,并未在孩子们的母语教育上有何作为!而是将母语教育本身完全甩给了各个家庭。其结果大概率地导致了外国人子女在获得了日语能力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母语能力,进而导致很多外国人子女学习成绩低下,理解能力达不到同龄日本人的理解能力。在日本的学术界,也有关于双语教育中母语至关重要的相关呼吁忠告,日本政府也深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公立中小学同时进行相关的母语教育,将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确保必要的双语教师人才,显然多年过去,日本政府还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在双语教育先驱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等国家,曾发生过“语言战争”。因为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政府提供的良好工作职位。因此,早期执政的原英国人就投入财力开展了French immersion沉浸式双语教育,并获得了成功。于是其他种族的移民就希望政府提供自己母语和英语的沉浸式双语教育。但这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执政者所代表的英法利益阶层就不愿投入这样的财力,于是便产生了“语言战争”。自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双语教育的不断研究给出的可证结论:外国人移居所带来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同时长年的研究结果证明双语教育有益于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这样才促进了执政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条文,从而“平息”了这场“语言战争”。然而,日本,作为非移民国家,却没有这样相关的法律条文。也许再过些年,日本会摸索出针对外国人子女的“公平而最适合个人学习方法的教学内容”。
最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一下双语教育。既然双语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犹太裔美国人认知科学家Lera Boroditsky博士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言会影响人类的思考模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观看下面Lera Boroditsky博士的这段精彩视频。
语言会影响人类的思考模式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文、英文和日文。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各自语言的语法和语序上比较贴近,似乎说话也更加直截了当。但日本人,由于其语言的谓语动词或系词总是放在句子的最后,尤其是否定词居于句子的最后,所以对于日语的表述,如若不听完整个句子,并不能捕捉句子完整的意思。日语的肯定或否定表述发生在句子完成的瞬间。难怪很多人揶揄日本人狡猾、多变!试想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英国同盟的日本与德国宣战,而仅仅三十年过后,日本又反过来,在二战中与德国为伍,共同抗击以英国为核心的同盟国。至于二战期间与美国为敌,现在却宣扬与美国是战略同盟,命运共同体的日本,不知骨子里是怎么想的,也许有一天还会反骨重走大日本帝国的歧路吧!这样看来,Lera Boroditsky博士提出的语言会影响人类的思考模式论点似乎非常有道理。更为深刻的是,Lera Boroditsky博士提出,现在世界很多学科的前沿研究都是以英语表述成文,很多内容都以英文教科书的形式教授学生惯性地用英语进行思考。既然语言对人的思考方式能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获得英语以外的语言能力,就可以为你带来新的思考方式。
中世纪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曾留下名言“To have another language is to possess a second soul”,即“学会另一种语言就拥有了另一个心灵。” 但愿来到日本的孩子们的家长尽可能及早地认识到孩子们可能大概率面临的这一问题点,不要让孩子们丢掉原本那颗纯真的心灵。
Comments